點題
讀者點題 本報破題
網友熱議藥店“潛規則” 專家稱用藥選擇范圍比藥價重要
近日,有網友報料稱在藥店里買藥,如果想買便宜一點的藥要蹲下身才行,因為藥店里便宜的藥品都被放到貨架的**下面。昨天,記者走訪幾家藥品連鎖店發現,真的如網友所說,有不少便宜的藥品都被放在了架子的下面,不蹲下身真的看不到藥品的名稱和價格。
便宜藥真的擺在不顯眼處
昨天,在人民中路A藥房,記者看到在腸胃藥類中,胃康寧、參梅養胃顆粒、斯達舒等價格超過20元的腸胃藥被放在了****排的位置,第二排的腸胃藥物好幾種的價格也在20元上下,從第三排開始,腸胃藥物的價格開始走低,11元的藿香正氣口服液、15.8元的蒙脫石散等藥物被放在了這一排。第四排的藥物則有8元的乳酸菌素片、8.9元的通便靈膠囊、7.8元的健胃消食片。第五排有2.5元的多酶片、3元的大山楂顆粒,**下面的一排則是放了**便宜的價格是2.5元的碳酸氫鈉片、2.3元的甲類酚酞片。
在感冒類藥物中也存在類似的現象,**上面一排擺放了價格接近20元的清開靈口服液、流感丸、感冒疏風片等藥物,**下面一排則是1.3元的感冒清、2元的感冒靈、1.2元的維C銀翹片。
在紙行路的B藥房,記者看到,清熱解毒類的藥物中,****排擺放著**貴39元的藥物,下面是17.5元的利咽靈片,**下面一排則擺放著7.5元的穿心蓮和7.8元的眾生丸。在距離該大藥房幾百米遠的C藥房里,也有同樣的現象,消化類藥物中,**上面一排擺放著39.8元的雙歧桿菌乳酸菌,**下面則是價格在4.5元的保和丸。
****排的藥物往往**貴
昨天,記者在上述幾家藥店里詢問工作人員為什么要把**貴的藥物擺放在****排,**便宜的藥物擺放在**下面時,幾家藥店的工作人員都表示,藥店沒有特意按照藥物的價格來擺放藥物,是隨機擺放的。
事實真如他們所說的嗎?昨天,廣州一家知名藥企的負責人表示,目前,很多藥店都是將知名價廉的藥物擺放在**下面的,這是個行業的潛規則。該負責人說,像感冒類的藥物如感冒靈、感冒通、白加黑等比較知名的藥品一般會被擺放在不顯眼的位置,有時候甚至會被藥店的人擱置到柜子里,因為這類藥物大家都知道,不需要擺放在太顯眼的位置。如果消費者要購買,只要說出名字導購人員馬上就能找到這種藥物。
擺放在藥架顯眼位置的一般都是不太知名的但是價格偏貴的藥物,因為這類藥物消費者不了解,而且由于價格偏高,藥店的利潤大,所以藥店會將其擺放在顯眼的位置,方便導購人員推薦。
網友稱別信導購信醫生
藥店“潛規則”被曝光后引起了不小的反響,而對此網友的態度是有贊有彈。網友“@流行時尚17617”說:“這樣擺放很正常,都想利潤****化,買賣自由,又沒人強迫你買貴藥。”網友“@稚嫩的眼看社會”說:“藥店經營是商業行為,經營藥店不需要盈利嗎?”網友“@見微知著789227”說:“誰做生意不追求利潤?老是給你便宜貨,沒錢賺的藥店怎么生存下去?”
也有網友對這樣的現象持否定態度。一名網友說:“俺有這感覺:就是千萬別信導購的話,因為他們介紹的,都是該類品種**貴的藥。”網友“@以水擊石”說:“有同感,的確這樣。不僅是藥店,超市也是如此。”還有網友表示,不要輕信藥店工作人員的介紹,而是要到醫院里咨詢大夫。
專家稱顧客應有公平選擇權
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教授指出,藥店按價格高低擺放藥品,同時提供幫助找成品藥的服務,相關說法雖然能自圓其說,但也存在漏洞。
問題的關鍵在于顧客能否獲得公平的選擇權利。比如,藥架是否提供了比較全面的用藥選擇范圍;如果顧客希望買到便宜的藥,藥品導購會不會虛構一些所謂專業的說法,打消顧客的念頭。
另外,藥品擺放的位置和藥價高低,也是見仁見智的問題。高個頭的客戶和矮個頭的客戶在尋找藥品時,視線焦點不一樣;某些藥雖然單價低,但藥劑量少,說不定折算下來比起所謂的“貴價藥”還要高。所以用藥選擇范圍對顧客而言,比光看藥品單價更為重要。